發改委:九項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向前推進
發布日期:2013-07-05來源:http://www.yylixiang.com瀏覽次數:95次
5月18日,國務院以國發〔2013〕20號文件批轉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召開了2013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地方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改革座談會、改革任務承擔部門工作推進協調會,對《意見》的貫徹落實作出具體部署和細化安排。承擔重點改革任務的各有關部門抓緊工作,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已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一、擴大營改增試點具體實施方案順利出臺
《意見》提出:“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擇機將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等行業納入試點范圍。”
《意見》出臺后不到10天,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5月27日聯合印發《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今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相關稅收政策?!锻ㄖ沸略隽藦V播影視服務作為部分現代服務業稅目的子目,規范了稅收政策,完善了征管辦法?!锻ㄖ穼η捌谠圏c的稅收政策進行了整合,并根據前期試點中反映的情況,對部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形成了修訂后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實施辦法、試點有關事項規定、試點過渡政策規定以及應稅服務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規定等。據測算,2013年全部試點地區企業將減輕負擔約1200億元。
“營改增”是推進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有利于促進社會分工和協作,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2012年營改增試點以來,運行平穩,成效顯著。一是完善了稅制,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從制度上解決了重復征稅問題。二是減輕了試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負,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試點服務抵扣增加、稅負下降,截至今年2月底,試點企業共減負超過550億元。三是促進了服務業加快發展,新辦企業不斷增加、業務量大幅增長。四是促進了制造業創新發展,推動了服務外包和主輔分離,鼓勵了設備更新和科技創新。五是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推動了企業經營組織模式轉變和內部管理加強。
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
《意見》提出:“簡政放權,下決心減少審批事項。抓緊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資項目審批、生產經營活動和資質資格許可等事項,對確需審批、核準、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相關手續。嚴格控制新增審批項目。”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國辦發〔2013〕22號)關于“2013年完成的任務”第10項的安排,2013年6月底前要取消和下放一批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事項,取消一批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事項,取消一批資質資格許可事項,相應加強監督管理。
5月13日,國務院召開了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作重要講話。李克強強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今年要開好頭。一要以簡政放權穩增長。市場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打開轉變政府職能這扇大門,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造力,這是不花錢能辦事、少花錢多辦事的“良方”。要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一般投資項目和資質資格等的許可、審批,切實防止審批事項邊減邊增、明減暗增。二要以簡政放權推轉型。把穩當前和增后勁結合起來,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使企業和產業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優化升級,為轉型提供“源頭活水”。三要以簡政放權促就業。穩增長、促發展從根本上講是為了擴大就業。要加快企業工商登記等制度改革,大力發展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提供更廣就業門路、更多就業機會。同時,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發揮地方政府貼近基層的優勢,把由地方實施更有效的審批事項,堅決下放給地方。
一、擴大營改增試點具體實施方案順利出臺
《意見》提出:“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擇機將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等行業納入試點范圍。”
《意見》出臺后不到10天,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5月27日聯合印發《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今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相關稅收政策?!锻ㄖ沸略隽藦V播影視服務作為部分現代服務業稅目的子目,規范了稅收政策,完善了征管辦法?!锻ㄖ穼η捌谠圏c的稅收政策進行了整合,并根據前期試點中反映的情況,對部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形成了修訂后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實施辦法、試點有關事項規定、試點過渡政策規定以及應稅服務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規定等。據測算,2013年全部試點地區企業將減輕負擔約1200億元。
“營改增”是推進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有利于促進社會分工和協作,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2012年營改增試點以來,運行平穩,成效顯著。一是完善了稅制,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從制度上解決了重復征稅問題。二是減輕了試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負,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試點服務抵扣增加、稅負下降,截至今年2月底,試點企業共減負超過550億元。三是促進了服務業加快發展,新辦企業不斷增加、業務量大幅增長。四是促進了制造業創新發展,推動了服務外包和主輔分離,鼓勵了設備更新和科技創新。五是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推動了企業經營組織模式轉變和內部管理加強。
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
《意見》提出:“簡政放權,下決心減少審批事項。抓緊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資項目審批、生產經營活動和資質資格許可等事項,對確需審批、核準、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相關手續。嚴格控制新增審批項目。”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國辦發〔2013〕22號)關于“2013年完成的任務”第10項的安排,2013年6月底前要取消和下放一批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事項,取消一批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事項,取消一批資質資格許可事項,相應加強監督管理。
5月13日,國務院召開了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作重要講話。李克強強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今年要開好頭。一要以簡政放權穩增長。市場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打開轉變政府職能這扇大門,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造力,這是不花錢能辦事、少花錢多辦事的“良方”。要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一般投資項目和資質資格等的許可、審批,切實防止審批事項邊減邊增、明減暗增。二要以簡政放權推轉型。把穩當前和增后勁結合起來,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使企業和產業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優化升級,為轉型提供“源頭活水”。三要以簡政放權促就業。穩增長、促發展從根本上講是為了擴大就業。要加快企業工商登記等制度改革,大力發展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提供更廣就業門路、更多就業機會。同時,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發揮地方政府貼近基層的優勢,把由地方實施更有效的審批事項,堅決下放給地方。
- 上一篇:創新成為邯鋼發展第一驅動力
- 下一篇:鋼鐵電力等大戶煤炭來源將拓寬